您好,欢迎访问海南润德利农资开发有限公司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

0898-65913840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推广

植物生长调节剂总是出现药害,是不是使用方式搞错了?

发布时间2022-12-31人气:1167

造成作物发生植物调节剂药害的原因有很多种,也比较复杂,一般来说,导致作物发生药害都是由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七种情况:

一、调节剂在作物上的使用温湿度等天气环境条件不对
使用任何农药,都需要有个合适的天气条件,特别是要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否则就容易导致作物发生药害。
比如说,我们在使用各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时,一般都要求在上午10点或下午4点前后且温度15-28度范围内,这个时间内温度不高不低、空气湿度也尚可,如果我们在中午温度过高或空气特别干旱的情况下使用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那么作物就容易发生因为药液吸收过量而出现药物中毒受害的症状;反之,如果我们在下雨天气或者大风天气或者温度非常低的情况下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要么用药后效果不佳,要么用药后作物吸收不了而失效。

二、调节剂在作物上的使用量或使用浓度过大
每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都有比较严格的用量浓度,即使同一种调节剂在不同作物上用量浓度也是不同的,使用时容不得有半点误差,浓度低了或用量少了则达不到理想用药效果,浓度高了或用量大了就容易造成作物发生药害而减产。一般情况下,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每亩地使用量只有几克甚至是几毫克,如果用多了就会产生药害。
比如说,葡萄上合理使用乙烯利能够促进果粒上色,如果用量浓度过大则会造成葡萄的果粒大量掉落。再比如说,萘乙酸这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上按照10毫克/克的浓度使用可以保花保果,如果在西瓜上按照这个药液浓度使用就容易造成西瓜出现药害而发生翻叶或萎焉的问题。

三、调节剂在作物上的使用方法不对
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不同的用法,比如说叶片喷洒、冲灌根部或涂抹果穗,但不是所有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都可以三种方法通用。

四、调节剂在作物上的使用时间点不对
每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作物上都有特定的使用时期,如果大家在作物上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时间不对,那也会造成作物发生药害而减产。
比如说,西瓜在花期使用氯吡脲可以起到膨果、增甜的效果,但如果等到西瓜的幼瓜长到10-15公分以上时再打药,那么就容易造成西瓜的果实发生空心、散瓤、开裂以及糖度与口感风味变差的现象。再比如说,乙烯利在瓠瓜幼苗长到4-6片叶时使用可以起到促进雌花早开的效果,但如果在幼苗长到3-4片叶及以前过早的使用乙烯利,反而容易造成幼苗出现药物中毒的药害不良后果。

五、调节剂在作物上使用的次数太多、太频繁
正常情况下,每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每年的使用次数一般要限制在2-3次以内,如果大家无节制的随意性使用,那么就会对作物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危害。
比如说,花生生长期内合理喷施多效唑可以起到控旺促花的效果,但如果在花生的生育期内连续喷施3-4次以上的多效唑,或者两次使用间隔期不足5-7天,那么就会造成花生苗株过度矮化、生长严重受抑而减产。

六、调节剂在作物上的使用位置不对
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作物上都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和目的,同时也有不同的药物作用原理,如果我们在作物上使用的位置不对,也是很容易造成作物发生药害的。
比如说,我们在西红柿花期使用2,4-D蘸花提高坐果率时,2,4-D药液涂抹使用的位置必须是花朵部位,如果在蘸花过程中2,4-D药液滴落在西红柿的嫩稍幼叶上,这就会造成西红柿上沾染药液的嫩稍和幼叶出现药害现象。

七、调节剂在作物上的使用种类与对象不对
市面上的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有的适合用在弱苗上促进生长,有的适合用旺苗上来抑制或缓和长势的,有的是用来促根长苗的,有的是用来促进开花坐果的,有的是用来膨果增甜上色的,而且有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适用的作物种类也是不同的,如果大家把植物生长调节剂用错了使用对象,那么也容易造成作物发生药害。
比如说,作物上经常用来控旺的多效唑这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它适合用在旺苗上使用达到控旺壮棵的效果,普通苗应当尽量少用或不用,而弱苗则一定不能使用,否则弱苗越用长势就越差。




0898-65913840